6月21日,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前往天津工业大学参加“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工程训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高端论坛”,深入探讨和学习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工程训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参会期间,来自北京、山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安徽、福建、天津等省(区、市)36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企业行业精英,围绕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科技创新赋能工程训练教学改革进行交流研讨,分享工程教育创新与实践前沿理念与宝贵经验,同时参观了天津工业大学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智能制造生产线、电工电子实验室、3D打印、激光雕刻、艺工融合等工程训练教学场景。

6月30日,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召开全体分享会,由参会教师分享论坛学习收获和体会,分享内容包含工信部原装备司司长、智能制造专家张相木,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清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杨建新,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李卫国、南京简睿捷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峰五位专家的“工业AI背景下的智能制造三要素”“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机械变革与未来展望”“专业特色为核,学科融合为翼项目制工程训练课程创新与实践”“数智化赋能工程训练的创新发展-金工锤1.0到5.0的内涵递进引发的思考”“智能制造发展新趋势与应用实践” 主旨报告。
分享内容还包括:天津工业大学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主任柯永振、北方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徐宏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工程师学院院长曹建树、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徐国胜、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温洋、河北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刘晓微、天津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张惊雷、中国民航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赵世伟、南京简睿捷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贺天,九位工程训练领域专家与企业行业精英的“以纺织为牵引,艺工融合和科技赋能的工训改革探索与实践”“智能制造产线建设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智能时代工程训练中心与工程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理念引领 标准对接 创建产教融合的工程实训中心”“面向工程训练项目制教学的设备管理机制”“思政引领、创新驱动,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形态的研究与实践”、 “智造引领、专业融合、数智赋能的现代工程训练类课程改革与实践”“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双轮驱动的航空工程训练体系探索与实践”“基于可配置柔性化建设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方案”的工程教育创新与实践经验。

通过本次学习为拓展工程训练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将结合学院实际,深入思考智能制造、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明确了未来教学改革方向,推动数智化教学改革,助力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工程训练改革发展,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本期制作:陈一玮
内容审核:徐娜、陈丽仙、梁国栋、万宗明